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中国薪酬网公布了2018年中国大学生薪酬排行榜TOP200,在这份榜单中,收录了包括39所“985”院校、112所“211”院校在内的共200所高校,并根据2017年、2015年、2013年三个年份的毕业生薪酬数据做了对比,根据此榜单,能够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待遇作出基本的判断。

从此份榜单的数据来看,在2017年的平均薪酬方面,清华北大依然是技压群雄,分别凭借9065元和9042元夺取榜单的前二名。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平均月薪前50的高校中,仅有13所不属于“211工程”内的高校,而在这13所高校中,基本上都是外交类、理工类、财经类以及戏剧影视类专业性较强的高校。

另一方面,从毕业生的专业来看,基本也符合排名前列的高校优势专业的特征,理工类在薪酬上独占鳌头,在专业薪酬TOP20的榜单上,仅有3项专业不属于理工类,分别是语言类综合、临床医学以及应用生物科学。

此外,从高校所属区域来看,有着“帝都”、“魔都”称号的北京和上海分别在前200中占据了44席和21席,并且在前十占九,展现了惊人的统治力。

可以说,这份榜单基本客观的描述了如今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同时,它也向人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学历是决定毕业生薪酬的直接因素,即学历的“羊皮纸”效应显著。

“羊皮纸”效应是劳动经济学的理论之一,是指通过教育,个人在劳动市场的收益得到增加,这种增加,并不是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而是在拥有学历证书之后,以此向雇主展示自己有胜任岗位的能力和资格。

实际上,从“羊皮纸”效应的意义可以看出,学历(羊皮纸)更多的是起到一种认证作用,在雇主无法通过面试来辨别雇员是否具有胜任岗位的能力时,学历就是对雇员个人能力的认证,同时也是在入职之前区别优秀员工和普通员工的最佳证明。

根据实证研究的数据显示,若将学历分为高中、大专和大学三个群体,2002年不同学历的“羊皮纸”效应分别为18.29%、46.11%以及72.36%,2007年“羊皮纸”效应更为显著,不同学历分别为21.92%、52.41%和83.21%,到了2013年,三项数据变为9.34%、30.81%和53.24%。

该组数据说明了“羊皮纸”效应的确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学历越高的群体中越显著。相比2002年和2007年,2013年的数据有较大幅度的回落,而针对这项数据的回落,究其原因,大学的扩招是稀释学历的最大因素,不过即便如此,在大学学历阶段,“羊皮纸”效应依然是超过了50%。

通过“羊皮纸”效应以及2018年中国大学生薪酬排行榜就能发现,学历作为就业的“敲门砖”,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这一点,实际上也不用太多数据就能证明,在如今大公司、好岗位的招聘中,985、211以及硕士学历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硬性指标。

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下,也无怪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时提出如此的要求,尤其在大学扩招的背景之下,高学历毕业生人数逐渐增多,想要筛选出人才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提高招聘时的要求是最高效的做法。

而对于仍在高校就读的学子来说,也要认清这一社会现实。虽说学历并不一定等于能力,但是在毫无工作经验的状态之下,应聘时除了加起来不过几小时的笔试、面试之外,学历就是HR对应聘者能力判断的基础。

不过,即便是现实如此,也要明白,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学历的差别只是让人在起点稍显落后,个人的奋斗才能最终决定人生的高度。具体来说,从就业来看,有能力者选择合适的专业继续深造则是不错的选择,若是没有此打算,在学历已经不可改变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学习时间学习知识、提升能力,将会是在校生对未来最好的投资。

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75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