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根据央行2018年6月发布的《关于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全部集中交存有关事宜的通知》,到2019年1月14日实现备付金100%集中交存。《经济参考报》在大限之日,刊发了题为《备付金集中存管“交卷”支付行业迎深度洗牌》的报道,文章称,随着备付金利润蛋糕消失,支付机构分化加剧,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也将改变,支付行业深度洗牌在即。
 
所谓的“客户备付金”是支付机构预收其客户的待付货币资金,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但是以支付机构名义存放在银行。随着电商等快速发展,类金融模式也层出不穷,据估计,备付金规模很可能超过万亿,如此体量的沉淀资金让不少支付机构尝到了“躺赢”的滋味,因为“客户备付金”的利差就足够支付机构赚得盆满钵满。“客户备付金”作为之前支付机构一种重要的业务模式,其滋生的利息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一种重要盈利模式。
 
有关报道显示,2017年初,备付金利息收入在支付机构总收入中的占比达到9.52%,其中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机构这一占比达到22.24%,网络支付机构和银行卡收单机构占比分别为11.26%和1.81%。由于备付金集中交存之后,将不再产生任何利息收入,按照目前年化3%左右的协议存款利率计算,实现100%交存后,支付机构利息收入较目前将减少约150亿元。 备付金全量集中存管后,对支付机构最直接的影响当然就是少了一大笔利息收入。
 
虽然所有支付机构都将面临收入减少,但是产生的影响则因机构而异。对于一些支付巨头而言,影响并不大,因为他们已经早就开始综合金融服务布局,有着丰富的产品体系,支付已非其核心利润部门,盈利(受备付金交存)影响或有限。但对于中小型支付机构而言,这意味着它们在与大型支付机构的竞争中少了盈利来源,或许难以为继,面临被重新洗牌的生存危机。
 
这对单个支付机构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说,却未尝不是好事。首先,支付机构本质上是服务提供商,它们的盈利来源原则上应该是以它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为前提的。但是躺在客户备付金上就能获得大笔收入,则不免会消磨它们进一步提供优质服务的动力。没了备付金利息收入后,支付机构将不得不通过产品创新、业务创新以及服务创新实现盈利和持续发展,这将从整体上提高全行业的服务水平。
 
其次,对于整个第三方支付行业而言,备付金全量集中存管意味着金融乱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此前,备付金规模巨大、存放分散,不少公司擅自挪用这部分并不拥有所有权的资金用于自身规模扩大和发展,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就将出现严重的支付危机;甚至还有公司违规占用备付金用于高风险投资,万一投资受损,将会直接损害消费者利益。备付金存在的隐患还不限于此,还包括被用来办理跨行资金清算、超范围经营甚至成为洗钱通道等。因此,备付金集中存管将有利于防范金融风险,保障客户的资金安全,促进全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最后,有些消费者可能会担心“羊毛出在羊身上”,第三方机构少了一个盈利来源,必然会转嫁到企业端或者消费者身上,从长远来看,这最终会体现在费率或者消费价格的上升。但是,由于支付机构所服务的消费者数量庞大,就算将这部分损失转移到消费者身上,每个消费者平摊到的费用增加也不会很多,可以说是微乎其微。尤其是,时间一长,支付巨头早已经不依赖备付金利息来盈利了,到那时,它们也不会有什么动力向消费者来转移这部分损失了。其实对消费者而言,最主要的影响是资金安全性更高了。
 
备付金集中存管,一些中小平台迫于生存压力可能会退出市场,大平台兼并小平台也会成为常态,支付机构分化将会加剧,支付行业或将面临重新洗牌。但是显而易见的是,备付金集中交存为资金安全提供了权威的衡量尺度,有利于为第三方支付行业正本清源,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此后,随着支付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和支付机构等主体的分工将会更加明确,有利于推动各方共建更高效的服务体系。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