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月17日,TGC2019腾讯数字文创节开幕式暨城市共生计划发布会在成都召开,在会上,腾讯联手成都发布了城市共生计划,双方将在数字文创产业发展、文创人才孵化和城市文化形象等方面展开合作。
 
腾讯电竞业务负责人侯淼表示,“在‘新文创’战略下,我们希望将腾讯的数字内容优势和成都浓厚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资源相结合,助力成都文化产业发展,打造互联网时代成都新的数字文化形象标签。”“新文创”是早先“泛娱乐”概念的升级版,主要有两个不同点:一是重视文化价值,二是加大科技与文化的结合。
 
这绝不只是一家全球互联网巨头企业落户成都,又或者是腾讯与成都政府层面深度合作,更深远的意义在于,以腾讯在数字文创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和产业号召力,与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近年来成都在数字经济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相结合,两者相得益彰,甚至可以说基本奠定了成都将来在国内数字文创处于领先地位。简而言之,数字文创将擦亮成都文化底色、提高成都文化的成色,成为成都文化及经济发展中的一张崭新名片。
 
腾讯之所以选择成都作为合作对象,与成都近年来积极推进数字经济有关。早在2006年,成都就在国内首次将数字娱乐产业规划为地方支柱产业,并订立地方法规、成立扶持基金,打造“中国数字娱乐第一城”。到2016年,成都高新区已经聚集游戏产业300余家,从业人员约1.3万人,其中51家规模以上游戏企业实现营收120.5亿元,同比增长43.5%。
 
2018年初,成都又发布了《建设西部文创中心行动加护(2017-2022年)》和《成都市促进西部文创中心建设若干政策》。近日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则进一步强调,2019年成都将继续发展壮大文创产业。
 
成都市在数字经济领域取得的进步也是有目共睹的。2017年《四川省“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报告》显示,2016年成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增长超过200%,排名仅次于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而名列全国第五,超越杭州市成为数字二线城市的排头兵。2018年《中国城市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也显示,成都在本轮评估中得分86.7,在三个得分80分以上的新一线城市中位居榜首,领跑新一线城市数字经济发展。
 
成都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是腾讯选择与成都合作的重要原因,但还远不止于此。在腾讯“新文创”的生态逻辑中,IP承载文化价值是相当重要的一点。在“泛娱乐”时期,拿游戏业务来说,玩家常常是通过玩游戏而了解相关文化,但是显然,在这种模式下,文化元素只是游戏的一个点缀。而到了“新文创”时期,游戏和文化的相对地位则有了一些变化。腾讯当下的着眼点是将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进行全方位结合,以创造IP为核心,以文化为主体内容,围绕文化来开发游戏,游戏本身反而成了文化的载体。
 
而这样以IP构建为核心的文化生产方式,一是需要大量优秀的文创开发人才,二是需要丰富的文化素材。显然,前者是腾讯的强项,而后者则是成都的优势。成都作为中国“十大古都”之一,其历史文化底蕴相当深厚。它不仅拥有以都江堰为代表的水利文化、以武侯祠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以杜甫草堂为代表的诗词文化,而且还拥有以川味小吃为代表的美食文化以及以川剧变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这些文化素材构成了文创开发可供利用的宝库。
 
文化产业反过来对城市数字经济的发展也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文化产业不仅是直接从事文化艺术品生产的部门,而且可以通过人才、技术、知识和产品的溢出效应传播和扩散文化创意,发挥文化创意在其他各部门中的融合能力。实际上,文化产业是产业升级大趋势下的产物,新时代的服务业其核心竞争力一方面取决于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取决于产品和服务的人文关怀程度,这两个方面均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元素。
 
数字经济已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文化创意可提高数字技术的边际效益,进而成为技术的“扩大器”和“提速器”,通过融入文化创意,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能得以拓展。 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数字文创不仅是成都文化的“扩大器”和“提速器”,更是成都城市地位及竞争力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扩大器”和“提速器”。
 
窃以为,成都当前奋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积极发展以数字文创为代表的新经济,而腾讯则在“新文创”思路下寻求业务协作对过往单纯的商业范畴的突破,希望联动起更加广泛的文化主题;相信成都与腾讯的此次合作,将会带动成都数字文创产业的发展,也能帮助腾讯实现IP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成都与腾讯的共赢发展。由此,成都打造和实现中国数字文创第一城的路径也变得更加清晰、未来可期。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05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