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月12日晚间,节后市场沸沸扬扬的中国蓝田借壳东方金钰事件陡然生变,东方金钰发布公告称,经公司及实际控制人赵宁审慎讨论决定,暂时终止上述股权转让事项。自公布转让股权至今,东方金钰已经收获两个涨停板,2月12日,东方金钰收于3.48元/股。
 
可以说,此次暂停股权转让并非东方金钰自己真实意愿表达,而是源于强大的舆论,以及上级部门的监管函。东方金钰选择在春节长假前一天发布股权转让公告,显然是有意避开舆论关注,不过机关算尽,但还是引来监管关注。2月1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一部下发《关于公司控制权拟发生变更事项的问询函》,问询函中,上交所对中国蓝田总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瞿兆玉与此前已退市的上市公司蓝田股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质疑。2月12日晚间,上交所就东方金钰控制权转让相关事项下发了监管工作函。
 
笔者认为,此次监管函发的及时且十分必要,对于财务造假者我们不应宽容。希望最终结果是不能让臭名昭著的蓝田以任何方式“借尸还魂”回到A股。
 
中国蓝田就是在A股市场臭名昭著的财务造假“鼻祖”蓝田股份的母公司。这家曾经号称一只鸡的利润超过两个彩色电视机的蓝田股份,因“股市良心”——刘姝威的一纸报告,被揭露出财务数据造假丑闻。这也使得蓝田股份这一农业神话被剥皮示众,企业本身糟糕的经营状况也被暴露于阳光之下。
 
蓝田之案,让财务造假真正进入人们的视线,也让人们意识到它对于A股正常市场秩序的破坏。企业财务状况等会计信息,是连接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和投资者的唯一纽带,它决定了证券市场能否正常、高效运转,虚假的财务信息带来的只能是资源错配与劣币效应。
 
劣币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经典理论,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消费者很难从表面区分劣质品和优等品,劣质品借由其更低的成本可以攫取更多的超额收益,也具有更大的降价空间,从而采用价格策略最终将优质产品驱逐市场,使得市场中充斥劣币。在A股同样如此,劣迹公司借由财务造假给消费者描绘出一片恢弘的企业前景,使得消费者受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以及投机心态的影响,并不会对公司财务进行核查,从而陷入公司陷阱,直到最终公司爆出丑闻才发现一切只是南柯一梦。
 
同时,财务造假也会影响信贷市场的合理配置,导致银行等信贷中介蒙受损失。我国当前融资市场是以银行为核心的间接融资市场,企业的大部分资金来源都是银行贷款。虚假财务信息会帮助劣质企业完成巨额融资,却忽略了那些渴望资金、勤恳经营的好企业。在这些劣质企业丑闻曝出的时候,银行会出现大量的呆账、坏账,资金难以回收,从而影响银行信贷体系的正常运转,增加系统性风险。
 
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全面是注册制的灵魂,在当前国家从科创板入手,渐进推行注册制的今天,信息披露显得尤为重要。注册制的关键在于让投资者来决定企业的投资价值。没有了监管部门从中进行筛选与核准,投资者的唯一依据就是企业所公布的财务数据等。信息披露的质量决定了投资者决策理性与否,证券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也与其息息相关,
 
当年蓝田案之后,蓝田股份并未因为财务造假而被迫退出A股舞台,而是因为经营状况不佳最终退市。可见,当时不够完善的法律体系给了他们一个逃脱法律制裁的机会。作为拿着国家高额补贴与资金援助的农业重点企业,他们所欺骗的是国家对于农业发展的决心。从某些程度上来讲,他们比劣迹艺人对社会的影响更为恶劣,占用和浪费的社会资源更多。
 
当初的风波已经过去,但是惩罚不应随着时间而被淡忘,蓝田应当为当初的舞弊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这也会给A股其他上市公司一个警示,财务造假可以一时粉饰公司经营状况,但是终有一天会东窗事发,身败名裂,被A股市场拒之门外。
 
不过,笔者通过调查证监会最近几次对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做出的处罚发现,当前有关部门已经建立了较为严厉的处罚措施。2018年九月,证监会对勤上股份、龙宝参茸、圣莱达、国农科技等公司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对李旭亮、胡玄等人采取终身或者10年、5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假如瞿兆玉如果此时顺利回归A股,会对当前制度的公平性产生负面影响,发生违法行为时间较早并不能成为其得到宽容的理由。
 
曾经蓝田的掌门人瞿兆玉给A股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当时不健全的法律体系也让其依然能够毫发无损的担任中国蓝田的法人代表。假如中国蓝田借壳上市成功,等于纵容财务造假者“胡汉三又回来了”,将给A股再次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
 
正如上交所在监管工作函中表示,鉴于本次控制权转让事项受到市场和投资者的高度关注,涉及诸多疑点,应当审慎考虑是否继续推进本次交易。窃以为,我们应当对于蓝田回归持谨慎态度,不能过度宽容,要提高财务数据造假的犯罪成本,让他们投鼠忌器。监管部门此次监管函表明了一种积极态度,值得点赞。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