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一篇《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他们都得了白血病》的文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六名奥迪车主向一汽大众发起了举报,称在购买和驾驶奥迪后,因为车厢内气味很大,并且气味中还包含有诸多有害成分且甲醛超标,他们自己或家人都患上了有白血病,并有车主在购车后一年半的时间就因为患了白血病而去世。 

而且,“奥迪白血病”事件还在持续发酵,更有车主方某(案件审理过程中去世)将一汽-大众告上了法庭。根据判决书内容,受理法院曾裁定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涉案车辆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证明车内空气符合标准,但是家属对此结果并不认可,并表示还会继续上诉。 

可以预见,即使是继续上诉,也必定是举步维艰。因为,就理性分析来说,即使奥迪车内空气质量被证明存在问题,车辆存在质量问题和消费者得白血病之间的因果关系也实难确定。

 一方面,并不是所有购买奥迪的车主后续都患有此类病症,发病者只是奥迪众多用户之重的极少数,虽然奥迪车内存在甲醛等有毒有害气体,但也不能说明这是导致用户患病的直接原因。

另一方面,导致白血病的原因是多样的,甲醛无处不在。人类日常生活里,根本不存在零甲醛环境,仅汽车尾气排放的甲醛就约占大气甲醛比例的三分之一,甲醛的致病风险与所处环境的浓度、个人体质、用车习惯等多方面都有关系。而且,在机动车车内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的情况下,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很难去论证到底是何种气体成分或者何种原因导致了车主白血病。 

因此,客观来说,在因果关系难以确定的情况下,消费者得到法律支持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也就不能追究汽车厂家的产品质量责任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的奥迪也回应称 “没有事实能够证明奥迪汽车与患白血病之间有关,第三方机构的检测结果也证明,奥迪车的甲醛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 

奥迪态度不明的回应显然也是意料之中,因为一旦承认质量问题,奥迪必然会面临巨额赔偿,公司商誉也会遭受重创。但是,奥迪也不应一味推脱责任,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此事与奥迪有关,但同时也没有证据证明此事与奥迪毫无关系,再大的商业利益在生命面前也应该让步。 

事实上,异味的奥迪车可能会引发白血病并不是空穴来风。奥迪车辆严重的异味也不是最近才出现的,早在2013年“315”晚会上就曾曝光部分奥迪车型使用了含有70号沥青成分的阻尼板,含有危害极大的致癌物质。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的2018受理汽车产品投诉情况分析,2018年内,奥迪汽车曾三次因异味被投诉,奔驰、别克、长安福特、上汽大众也曾因此被投诉。近年来,汽车异味导致白血病以及其他癌症等案例的争端也屡见不鲜,但大多都难有定论。 

在这场斗争中,和有钱有势的车企相比,消费者维权无疑是处于弱势地位,而且这也不是针对奥迪这一品牌的斗争,而是涉及到行业性监督的问题。奥迪“白血病”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事实上也是消费者健康意识觉醒的表现,从关注品牌、豪华度到环保与健康的转变,必然能促进汽车行业品质的提升,也能让唯利是图的“黑”车厂再无容身之处。 

因为,归根结底,此类事件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由于监管不力所致,因为我国至今仍没有强制执行的车内空气国家标准,目前空气质量监管尚处于盲区, 2013年颁布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也仅是个指导性文件,并没有强制执行力,这也是消费者维权最大的困境所在。 

汽车内空气污染事实上也是个全球问题,但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车内空气质量已提出了严格的强制性要求,德国最早制定了“汽车车内环境标准”,对各项指标都进行细化;美国则要求汽车制造厂所使用的材料必须申报并经过环保部门审查以降低对人身体的危害,违规者面临严重惩罚,因此这些国家汽车空气污染并不严重,也鲜少发生消费者投诉事件。 

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标准事实上是一种变相保护,出于于牟利,有些厂家为了降低成本选用低质低价原材料,消费者即使追究,也无法按标准厘清责任,这才导致汽车空气污染事件泛滥。 

汽车如今已成了人们最重要的代步工具,也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下一个受害者。法律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希望这次白血病事件所引起的维权意识与人们日益觉醒的健康观念能形成合力,促进相关严格执行的监管文件的出台。(作者系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