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盘和林

近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9年会上,中央财办原副主任杨伟民提到我国实体经济每年利息负担达7万亿,应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轻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当前,我国供给侧结构改革主要瓶颈在于长期结构性问题的积累,应将改革聚焦点拓展到增强微观实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其中金融作为经济运行血脉最为关键,要实现国民经济畅通循环,必须对实体经济进行金融减负。

  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降税减费的同时更要注重实体经济融资环境的改善。相对于税收、社保费用,融资成本及融资渠道直接决定了关键时期企业的生死存亡及发展方向。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金融减负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效应将进一步显现。作为实体经济的血液,金融体系的完善和金融工具的创新对于减少企业运行阻力、释放社会生产要素活力至关重要,是实现国民经济畅通循环的重要一环。通过强化金融领域服务意识,促进金融创新,引导金融业态对实体经济的灵活适应调整,强化金融资源脱虚入实,能够为经济平稳运行和结构调整提供有力支撑。

  其中,科创板的设立及注册制的试点运行就是资本市场改革、扩宽直接融资渠道的重要体现。科创板的设立作为资本市场支持创新的重大改革将为更多拟上市企业提供了资本市场入口,更好的服务于专注核心技术、发展前景广阔的高新技术领域,为科创企业提供更具包容性的资本形成机制,为实体经济核心技术的不断突破增加新动力。

  因此,科创板设立这项重大改革的有效落地和注册制的试点运行对于上市硬性财务指标的放宽或将引发未来科创板块上市热潮,将进一步引领市场导向,大力推动企业专注核心技术的培育和突破,助力面向市场和未来的战略新兴产业,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而针对实体经济中占比较高、融资困难的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除了建设多结构、广覆盖、有差异的银行体系和推行个性化、定制化、差异化产品以外,应加快推进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全面发展。处于发展初期的民营企业规模较小,资产也多为动产,短期内难以通过商业银行解决资金困境。而基于真实交易链条的供应链金融,以企业变现能力较强的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作为重要还款保障,确定授信额度和条件,在释放核心企业信用的同时,帮助链内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供应链金融将银行的风险考量从单一企业转化至整个供应链,将原本未能达到风险控制标准但交易往来稳定的中小企业纳入到授信服务范围,从而促进整个交易链条的顺畅实现。通过供应链金融,银行围绕核心企业,管理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和物流,从而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条整体的可控风险,实现授信风险的分散把控。在该模式下,一方面传统商业银行可以跳出单一企业的局限,立足产业供应链实现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的捆绑授信,另一方面对于供应链条中的末端企业来说,可以在核心企业的信用支持下,以较低的成本顺利地获取银行授信。

  未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与金融工业的进一步交融,并通过互联网实现开放、透明、即时等显著特征的共享渠道,金融领域的信息不对称性将大大下降。在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等要素运行更加畅通透明的同时,供应链金融将迸发出更大的市场潜力,对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纵深银行服务范围以及市场风险的整体把控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窃以为,实体经济的金融减负关键在于强化金融业态整体的服务意识,建立更加灵活的金融制度,通过差异化的金融模式和金融工具为处于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适合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以真正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多样性需求,打造有活力、有韧性的融资环境,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