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盘和林

继3月22日公布首批受理的9家企业名单后,上海证券交易所于3月27日公布了第二批8家科创板申请受理企业名单。此前公布的第一批受理名单,引起了市场热议,也存在不少的质疑的声音,质疑只要集中在有不少企业虽然身处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但是本质上并不是科技企业,更谈不上拥有什么核心技术能力了。而这样的企业显然不是科创板要扶持的目标。

这种质疑之所以会产生,主要是因为没有搞清楚,首批被受理企业绝不等于首批科创板上市企业,上交所受理与正式登陆科创板上市中间其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相关制度规定,科创板股票上市流程主要包括申请、受理、审核、上市委员会会议审议、报送证监会、证监会注册、发行上市等几个环节。

正如上交所在3月27日发布的答记者问中明确表示的,上交所对科创板企业的发行上市审核包括受理和审核问询两个主要环节。而在受理环节,仅是对企业申请文件齐备性、中介机构资质等的核对,相当于申报企业获得了“准考证”,可以进入考场考试,并不表示一定能够考试通过或取得好成绩。在受理阶段,根本就还没有触及到对企业是否姓“科”的具体判断。

不过我们倒是可以先粗略看一看,第二批受理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的可能性有多大。首先从毛利率来看,这8家企业中2018年毛利率超过50%的共6家,分别是华兴源创、微芯生物、特宝生物、国盾量子、虹软科技、世纪空间,而另外两家即贝斯达和光峰科技,2018年毛利率也在40%以上。其中,虹软科技和微芯生物的毛利率更是保持在90%以上。

虽然包括盈利情况在内的财务指标并不是科创板上市企业的主要考察指标,但是更稳健的财务表现对于这些准备上市的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加分项,能够给投资者以更大的信心,让投资者有更强烈的投资意愿。

此外就是比较关键的“科创含量”了。与首批受理企业相比,第二批这8家企业的知名度、市场影响力和科技水平都比较高,而且所处行业也基本满足了证监会提出的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以及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要求。

而要衡量科技创新企业的科创能力,研发投入是受到市场广泛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总体来看,这8家企业2018年研发投入合计7.5亿元左右,总体占营收比例为15.7%。其中,微芯生物2016-2018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60.52%、62.01%和55.85%;国盾量子分别为23.41%、25.89%、36.35%;虹软科技分别为34.59%、31.43%和32.42%。

从上述数据来看,这8家公司的“科创属性”还算比较强,至少从目前披露的消息来看,还没有出现第一批中像江苏北人那样,披着科创的马甲而实质上是销售公司的“挂羊头卖狗肉”现象。不过,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只是衡量科创含量的一个初步指标,而要在科创板上市,企业还要针对市场广泛关注的科创代表性、技术能力、企业质量等问题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而这将在上交所后续的多轮问询中完成。

其实,科创板试行注册制改革的“灵魂”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问询,至于企业是否符合科创属性,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会给出专业咨询意见。但是更为关键的是,审核问询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在这样的交锋中,有关企业的信息将会得到充分的披露,而整个问询的关键环节也将对全市场公开,这就使得投资者能够对申报企业的情况有更为全面透彻的了解,进而给企业定价。充分的信息披露,可以对企业的定价、发行和上市形成市场化制约。

上交所强调,在拟上市企业引导上,优先支持符合国家战略,拥有关键核心技术,科技创新能力突出,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市场认可度高,社会形象良好,具有较强成长性的企业。严格的审核问询过程和充分的信息披露,将在最大限度上识别出急于套现的冒牌货,保证科创板上市企业的“科创属性”,让科创板真正成为推动科创企业发展的新动力。(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