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8日,海关总署发布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17.41万亿元,同比增长4.2%,其中,出口9.48万亿元,增长6.7%;进口7.93万亿元,增长1.3%。外贸进出口延续平稳增长势头。前7个月,欧盟、东盟和美国仍为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其中,与欧盟进出口2.72万亿元,增长10.8% ;与东盟进出口2.35万亿元,增长11.3%;与美国进出口2.1万亿元,下降8.1%。
 
可以看到,前7个月我国外贸继续保持稳中提质的发展势头,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增强。新闻提到,我国前七个月的外贸数据中有两个数字引人关注,一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5.03万亿元,增长10.2%;二是民营企业成为拉动我国外贸的主力军,进出口7.31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增速居各类型企业之首。
 
为什么要将这两方面单独提出来说,其实是有着深层次原因的。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要具备贸易主体和贸易对象两个要素,前者“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进出口增长即代表贸易对象的改善,而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则代表了贸易主体结构的优化。
 
“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自提出至今已过去数年,沿线国家的贸易占比不断提高,且增长速度迅猛。如今已形成基本的贸易格局,蒙俄地区、中亚5国、东南亚11国、南亚8国以及中东欧19国和西亚、中东19国,其分别应对着我国不同地区,对我国经济有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特别是是东南亚11国,占据一带一路外贸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实属我国“一带一路”的“深耕区”。
 
随着中小国家群体贸易量占比的上升,我国对外贸易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处长闫敏表示,中国与232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贸易多元化已成为当前中国外贸发展的新动力。我们看到,上半年即使在对美贸易出现大幅下跌的情况下,我国的外贸进出口总值依然稳健上涨,这其中新兴市场外贸对此贡献重大,特别是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合作潜力持续释放,开拓新市场、创造新需求,使我国保持外贸稳定增长有了更大的空间。
 
贸易主体而言,上半年,民营企业占我国外贸总值的42%,比去年同期提升2.9个百分点,已替代外商投资成为拉动我国外贸的主力军,民营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进出口升降对比体现出我国外贸内生性动力增强。
 
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国内营商环境的建设以及国际商品需求的增长。国内来看,去年以来,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优化口岸营商环境、通关便利化等政策措施,对于贸易的促进作用明显。世界银行所发布的《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参与评选的全球161个国家中国排名第46位,比2018年的78位上升了32个位次,是历年最高位次。营商环境逐渐优化的趋势下,企业切身感受到营商环境的改善给日常经营带来的方便,进而提升了进行进出口贸易的意愿与信心。
 
同时,民营企业更具创新动力,更懂得用产品去赢得市场,不断挖潜、提高自身创新能力。加之在如今多元化的贸易格局之下,我国的商品进出口有了新兴市场与发达国家市场相结合的多层次的市场环境。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5.5万亿元,增长6.1%,占我国外贸出口总值的58%。其中,部分附加值较高的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保持了良好增长态势,如平板电脑出口增长16.3%。手机、计算机、彩电、音响等主要消费电子产品领域,中国的产业配套、技术应用和产业服务能力同样全球领先。
 
当然,外贸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与国内经济形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没有国内大力优化营商环境的支撑以及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便也不会有今日之成绩。因此,随着我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应坚持稳外贸政策的实施,通过促进产业升级与企业创新进一步推动外贸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活力,保证外贸稳中提质发展。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335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