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上个月,“知名专家看名企之走进华光”在华光国瓷科技文化有限公司如期举办!笔者受邀与数十位来自文化、科技、旅游、环保、财经等领域的知名专家深度考察了华光。作为我国国家用瓷第一品牌企业华光国瓷,从2009国庆60周年庆典的“凤舞和鸣”,到2014北京APEC峰会的“国彩天资”,再到2018年上合青岛峰会的“千峰翠色”,一直以来都扮演着中国陶瓷文化传播者的身份。2019年上半年,华光瓷器更是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和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三场重要外交活动中上亮相,让中国陶瓷文化走向世界。
 
回顾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从最原始的彩陶,到原始青瓷,再到我们所熟知的唐三彩、宋瓷、青花瓷等等,随着朝代的更替,生产技术、工艺水平的提高,瓷器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系别,展现出别样的特色。
 
如今,瓷器在中国人的家中依旧十分常见:从碗、碟、杯、罐,到价值连城的瓷器收藏品,中国人自古便钟爱这种易碎但温润如玉的物件。瓷器也曾是我国重要的出口贸易产品,是西方了解中国的媒介,一定程度上来说,瓷器从古到今,都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的名片,而华光可以说是始终致力于将瓷器这张名片做到极致。
 
众所周知,陶瓷烧制的工艺极为复杂,其中涉及到地质学、化学、热学、力学等多方面知识,原料的选取、窑内气体配比、温度控制、冷却手段都会影响瓷器的成色,而瓷器之精致正是体现在这些工序细节之处,可以说瓷器之美源于科学技术,更源于精益求精。五次煅烧工艺,四种成型工艺,华光通过70余道工序将天然的矿物质打造成一件智慧与自然融合的艺术品。
 
细数每个发展阶段陶瓷所形成的独特风格会发现,所有的更新无不源于瓷器制作过程中胎质、釉料以及烧制技术方面创新,而这种创新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华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据华光国瓷骨质瓷分公司生产设计主管孙瑞波讲述,在制作上合青岛峰会用瓷时,为了解决热水倾洒问题,他们设计出一种内外一体的容器;为了克服产品变形问题,他们经过6天6夜的试验,最终打造出新的窑具。
 
过去的十年对于制造业来说日子并不好过,多数企业在微薄的利润下艰苦度日,而有时为了在短时间内获得最大利润,一些企业放弃在产品研发、设计与制造工艺上下功夫,而走上所谓模式创新的“捷径”,这也是为何国家大力倡导的制造业升级,而实际进程却非常缓慢,特别是前些年,中国制造甚至是一度成为了低端制造的代名词。
 
陶瓷产业作为中国最传统的制造业,在大家纷纷为经济转型期内传统产业的发展担忧时,担负着陶瓷工艺传承使命的华光,为所有企业树立了典范。对比国内诸多制造业企业,华光身上少了急功近利,多了执着与坚持。笔者认为,在微利时代不忘初心、精雕细琢是华光成功的关键,也是华光践行工匠精神与实业精神的表现。
 
其实无论时代如何发展,品质永远是价值最好的体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个性化、高端化、定制化已经成为新的潮流,而说到底这是对产品品质的要求,当然,市场需求同样衍生出技术需求,传统制造业的实干不是舍弃技术,而是更好的运用技术。精益求精的制造与与时俱进的创新,正是当前中国发展所需要的企业精神的体现。
 
我们欣慰地看到,一些企业敢于在高新技术行业开辟新天地,而另一些愿意坚守中国传统文化,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并向世界推广,这是文化自信的体现,更是国之根基的强化。我始终认为,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灵魂是贯穿始终的,一个民族只有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优势,才能在这个多元化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至于迷失,而文化、实干与创新的交织与传承,是一个国家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