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前,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
 
会议指出,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破解“准入不准营”,这有利于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也是稳就业的有力措施。会议决定,从12月1日起,在全国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中央层面设定的全部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一是取消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等13项审批。二是将报关企业注册登记等8项审批改为备案。三是对人力资源服务许可等60项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四是对其余442项审批采取压减材料和时限、延长或取消有效期、网上办理、取消现场核验等优化服务措施。五是对上述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向社会公开并定期调整。
 
为此,会议决定,在自贸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相关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决定;对涉及的法律,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调整实施。会议强调,“证照分离”改革要加大力度持续推进,对市场主体一视同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推进便利化,并加强公正监管、事中事后监管,寓管理于服务中。成熟经验要及时向全国推开。
 
长久以来,“证照”都作为我国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存在,“证”指相关部门的经营许可证,“照”指工商部门的营业执照。此前开办一家公司,先要取得主管部门经营许可证,才能领取营业执照。而上海自贸区建立和扩区以来,率先开展了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实现了市场准入领域的"先照后证",也就是只要到工商部门领取一个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性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需要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即可。此举大大减少了企业经营所需的事前准备工作,降低了市场参与门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其实从审批强度的意义上讲,传统“证照”模式是对企业“严进宽管”,大量的行政力量集中于审批程序,强调对企业准入条件的严格审查,这样虽在源头予以严格把关,但同时带来不少副作用,其一是增加了权力寻租的可能性,由于审批权力的集中,政府对于企业进入与否有着决定权,企业为顺利进入,不免会出现寻租现象,同时,一些执法者可能滋生腐败心理,准入审核甚至可能成为吃拿卡要的源头;其二是道德风险的增加,“严格准入”仅是一个静态的管理办法,严进并不能确保在很长的经营中遵纪守法,并且大量的实践证明,对企业实施严格的事前审批制度,在初期可能会带来较高的产品质量,但在宽管的环境下,企业倾向于逐步放松对自身的要求,甚至出现违法违规现象。其三是事后监督的资源匮乏。由于行政人员有限,若大量的行政力量耗费在审批环节,自然带来事后监督上的漏洞。
 
为了缓解上述弊端,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准入领域完全可以实现“宽进严管”,这一来,行政力量可以大量转向服务市场与监管,更好的服务于市场经济。并且,未来随着信息流通速度不断加快,在国家大力倡导数字监管的大背景下,宽、严也会更加均衡。
 
其实从上海自贸区拓展到全国自贸区,此次国务院常务会向公众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即此前试点是成功的,“证照分离”经过试验之后是可以进一步扩大落地范围的,会议也提到,未来有望拓展到全国自贸区以外更大范围。并且,也可以看到,会议在试点的成果基础上,对“证照分离”进行了“升级”:对523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8项审批改为备案;60项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制;对其余442项审批采取压减材料和时限、延长或取消有效期、网上办理、取消现场核验等优化服务措施,将直接减轻企业申报材料等时间成本,让企业更多精力用在市场竞争力上面。
 
从这些数据上,我们不难看出,这些措施的力度比之前的“证照分离”力度更大。市场未来是朝着低运行费用,高运行效率的方向发展,这正应了经济学对于市场的观点,若过多的资源花费在经济运行费用上,那么整个经济体系显然是缺乏效率的,自然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经济绩效。笔者相信,此次国务院常务会大刀阔斧为企业做“减法”,必将为我国企业、经济稳增长带了“加法”,甚至是“乘法”,即放管服带了乘数效应,不仅仅是加法。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