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期,监管层多次强调引导中长线资金入市。随着2019年中报披露落下帷幕,长线资金入场的规模和节奏也随之显现,截至二季度末,社保基金、养老基金等长线资金入市提速。
 
目前社保基金在A股市场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社保基金二季度重仓总市值为1528.19亿元,约占A股总市值的2.5%。同时,社保基金出现在569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其中114家公司为新进持股。
 
国家之所以加快社保基金入市进程,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从时机来看,在此时加快入场进程,是因为大盘已经横盘底部震荡了很久,诸多绩优股都处于被低估的状态,此时进场风险较低。另外,社保基金入市也是其保值增值的需要。通货膨胀率的存在就意味着社保基金必须运作起来,传统的国债、定存只能满足保值,而无法做到增值。因此,社保基金需要进入收益率更高的股市,构建风险投资组合争取更高的收益。同时社保基金代表的更是一种国家策略,这也是一种信号,社保基金增仓、以及布局的版块在引导市场投资者的理性行为,这是国家长期投资、宏观调控的一种有效手段。
 
而社保基金的大踏步进场,将会充分发挥其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发现”功能,将会对市场造成巨大的影响。
 
从大盘整体来看,虽然目前股市表现不尽如人意,市场资金盘反应冷淡,但是从科创板开板就暴涨的火热也能看出资金有着强烈的投资需求,只是找不到优质的标的,实际上,被大盘错杀的被低估的绩优股还有很多。
 
何为价值发现,就是当股票价格与价值出现偏离时,通过调查分析等手段察觉偏离发现股票价格所没有充分反映出来的潜在价值。而社保基金正是通过其专业的分析师团队,帮助迷茫的市场资金寻觅到那些“沧海遗珠”,从而给市场注入活力,刺激大盘的复苏。
 
从投资者角度来看,社保基金加快进场等价于给投资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股市多次上扬最终无功而返的原因是市场预期尚不乐观,社保基金代表的更是一种国家力量,而它的投资行为更是一种国家态度,这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信心。同时,社保基金代表的是机构投资者,其专业的团队践行的是理性投资理念,社保基金的规模扩大也将引导市场投资者理性决策,更好的发挥整个资本市场的价值发现功能。
 
从企业自身来说,社保基金的入局仿佛是给这些投资标的贴上了一个国家认证的标签,预示着其后市具有巨大的升值空间,这是给公司的肯定与鼓励,这将激励公司更加兢兢业业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社保基金作为风向标,也将引导大量的市场资金流入企业,这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
 
可以说,社保基金的入场能够给市场灌输一个“价值投资”理念,充分发挥其价值发现功能,给A股奠定一个未来长期慢牛的基调。为了能够让社保基金在资本市场大展拳脚,相应配套监管制度也应当得到完善。
 
从政府角度来看,要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加强政府有效监管。社保基金的运作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参保人和基金管理公司的委托代理关系,而根据契约理论,政府在此时必须加强对基金管理公司行为的监管,包括信息披露、投资范围等等,保障参保人权益不受侵害。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要完善股指期货、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的市场环境和配套设施,增加社保基金可以选择的投资工具,为社保基金构建投资组合和风险控制提供条件。
 
窃以为,社保基金增仓有助于其在A股市场更好地发挥“价值发现”功能,给A股定下长期慢牛的健康走势,成为A股的风向标,与此同时,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为社保基金保驾护航。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335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