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近日,“ LPR”成为了市场中的热词。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关于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10月8日起,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首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另外,商业用房购房贷款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LPR加60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直接挂钩,使得LPR报价备受关注。那么,未来LPR报价走势会如何?
 
笔者认为,从报价形成机理来看,未来LPR总体趋势会保持平稳或略有下倾。
 
首先,从报价结构看,此次市场报价新增了中小银行,其业务对象决定了报价将会略高于大型银行,不过在新机制下,大型银行的报价又会拉低LPR报价,因此,两种趋势相互消减,最终会形成一种动态制衡。
 
其次,由于此次LPR改革明确规定,LPR报价依据应是对最优质的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这就意味着,即使中小银行和大银行的报价会有差别,但是差别有限。同时,考虑到各大银行对优质客户施行的贷款优惠及整个资本市场的贡献率,总体而言,市场报价相比LPR改革前,会有下降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央行曾经表示,人民银行省一级分支机构应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在国家统一的信贷政策基础上,根据当地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确定辖区内首套和二套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加点下限。这意味着,未来个人市场房贷利率,将会形成市场引导、政府托底的机制。考虑到房住不炒方针下房地产市场的现状,目前各地主流银行的探索都以平稳过渡为主,截至目前,房贷利率并没有出现大的波动。
 
不过,在笔者看来,LPR改革的更大意义,不仅仅在于保持房地产市场预期的稳定。从宏观调控来看,此次LPR的正式施行是疏通货币传导机制的重要一步,对于市场化利率机制的形成具有深远的意义。此次LPR改革,实现了货币政策与实体经济的直接单线联系,大大简化了政策传导的环节,减少了政策扭曲效果,将有利于提高货币政策效果,对于整个国民经济而言具有积极的长远意义。
 
就资本市场而言,此次改革后的报价制度,将增加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实现对资金资产价格的重新定价,强化了市场定价功能。另一方面,市场报价改革后,贷款利率的透明度也进一步提高,使得贷款利率能真实地体现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完善了资本市场资本配置功能。
 
从结构上看,LPR改革后,利率发生改变的主要是5年期以下的短期贷款利率,5年期以上的中长期并没有发生太大改变。这意味着,LPR改革将有利于把资本活水引进实体经济中,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同时保证房地产市场预期的稳定,实现货币政策定向放水的功能。
 
因此,笔者认为,此次LPR改革,短期内将不会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大幅波动,并利好实体经济。长期而言,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疏导及利率市场化也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不过,不论从完善货币传导机制角度出发,还是就支持实体经济而言,改革后LPR政策的施行效果,还要依赖于配套政策的加持,比如设立行业自律机制,保证银行报价的真实、透明;完善货币政策操作等。
 
文章原载于“地产深度报道”微信公众号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05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