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些天,我比较喜欢的一款辩论综艺节目《奇葩说》出现了一个这样的辩论题目,年轻人该不该精致穷?在辩题短片中,我们看到,女主人公口红,买!潮衣潮鞋,买!高端红酒,买!月薪仅千元过的仿佛像年薪百万一般,而光线的外表下却是贫困户,不仅无存款,信用卡还债台高筑。这样戏谑的短片实际上正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现状,钱没赚多少,但吃穿住行样样“精致”。
 
说实话,精致穷不仅不讨厌,甚至还让人有些羡慕,月薪千元却活得光彩照人怎能令人不羡慕呢,但人们羡慕的是他表现出来的生活,却不是这个人,而精致穷本人还要背负巨额贷款,这便是为什么有人反对精致穷;不过,真的只有对生活的羡慕吗?我想并不尽然,这种人大胆的消费观同样令人羡慕。看到年轻人如此消费,我第一感觉是我老了,之前,我曾和父母讨论过这样的话题,我问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多给自己花点钱呢?父母说,我们都老了,赚不了几年钱了,怎么敢花啊。仔细想想,精致穷何尝不是一种自信呢?一种对自己、对未来的乐观心态。
 
这也正是探讨该不该精致穷的关键,同属精致穷下存在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单从消费观来探讨精致穷是没有意义的,我们更应关注的是这种消费观背后所代表的生活态度。
 
一种是比较的心态,今天很多人口头上反对精致穷,但自身却在干着精致穷的事情,不是因为他想,而是他必须这么做。在信息年代,各种社交网络、新媒体、电商平台共同搭建了一个反馈型的消费市场,置身市场中的消费者成为了信息最大的受众,而精致穷正是如此被催生出来的一种消费观念。很多时候,精致穷是一种示范效应在作怪,有个学生曾给我讲,他在上本科的时候每个月花1000,到了硕士期间却每个月花3000+,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他的室友都是这样的消费水平,这可能也是这个时代的无奈。
 
但这个学生还对我讲了其他的东西,他说他感谢消费水平的上涨,由于消费的上涨,他吃到了更美味的食物,穿上了更舒适的衣服,也去了很多只在书上读过的地方,这里诞生了第二种心态,毫无疑问,精致穷能够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改变,从而唤醒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我记得有个相声段子说的是“有钱人的快乐你想象不到”,是的,年轻人在享受精致的时候实际上正是在将想像不到变为现实,而当目标对你有了真实感,你便会为了它去奋斗,如此,即使这个代价是当前的贫穷也不那么重要了。
 
这便是精致穷,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生活状态,爱在它给了人们精致的生活,恨在它留下了高筑的债务。不过,在笔者看来,精致穷不该被魔化,因为精致是每个人的向往,但同时精致穷也不能被盲目支持,因为穷的后果不是所有人都能承担的。笔者之所以持支持的态度是我依然认为,不管多追求“精致”,其“穷”都有个限度,那就是收入。经济学有三个主流的消费理论,凯恩斯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与永久收入假说,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消费观念,凯恩斯消费理论就属于典型的保守型,基于收入进行花费,而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永久收入假说则加入了对未来的考量。因此,很多人对于精致穷的追求还是有所顾虑的,而对精致的追求也确实促进了青年的奋斗热情,一天的精致代表着永远的精致,这其实也是变相的棘轮效应,因此,对精致穷的支持也就是对年轻奋斗的支持。
 
实际上,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争论更多是出现在代际之间,或是不同收入阶层之间,不管是批评还是赞成背后都是爱护和欣羡。笔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向往精致的,但碍于钱包大小不同人在追逐精致的路上有快有慢,而正是这种追逐精致的赛场促使着国内消费市场的不断壮大,我们与其担心他们未来穷苦,不如欣赏他们蒸蒸日上的朝气和自信不疑的生活态度。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