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日前,深圳证券交易所综合研究所发布《2019年第三期股票质押回购风险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1月末,股票质押回购质押股票总市值1.8万亿元,占A股总市值3.3%,较2018年年底下降1.3个百分点,较2017年底峰值下降2.9个百分点。质押比例超过80%的公司469家,较2018年年底下降117家。自今年7月以来,A股市场股票质押回购存量风险逐步缓释,增量业务审慎展开,股票质押融资在经历了一番过山车式的发展之后,总体开始朝向平稳方向运行。
 
近年来,融资约束越发成为上市公司经营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而股票质押的出现为企业打破融资困局提供了新的选择。股票质押是股东在不让渡股票所有权的前提下进行融资的手段,这种融资方式方便、快捷,通过盘活股东手中的资产,获得自有资金的补充。股票质押业务在2013年获批,在而后的2016、2017年进入爆发阶段,随着质押规模达到峰值,风险也逐步累积。
 
2015年以来,A股持续波动,大量上市公司股价下跌造成控股股东在外质押的股票价值不足以提供融资担保,爆仓频频,导致一些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甚至给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造成威胁。直到去年二月,沪深两市股票回购余额才开始呈现下降态势,是股东回归理性、积极偿还债务、市场出清手段多样化、政府积极协助化解困境以及增量业务审慎开展的后果。
 
虽然风险有所缓解,但仍需各方高度重视并通力纾解。从企业端来说,上市公司股东在进行股票质押融资之前应该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评估,找到合适的质押比例,在资金和风险之间做出合理权衡。上市公司管理层应完善内部治理机制,避免出现股东质押股权后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缓解自身融资约束或做出其他攫取私利行为。其实,股价下跌只是表面因素,大股东究竟有没有将质押所得融资投入企业,金融手段究竟有没有真正支持实体经济,这也许才是股票质押风险最终形成的原因。因此,企业从内部发力筑牢根基,提高外部投资者信心,不仅是稳定股价的一步,也是抑制风险的关键。
 
另一方面,当资本市场难免出现快速走低的情形,如果说金融机构在业务获批初期确实经历了一番忽视风险的盲目扩张,此时就应当发挥更加理性的市场稳定作用。首先是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合约展期、补充担保等方式给予企业短暂的缓冲时间,将质押风险的时间尽量向后推迟。其次政府面对企业因为股票质押陷入经营困境可以选择择优扶持。对于那些质优企业,地方政府可以在必要之时进行财务支持,或通过其他方式排除风险。同时,对于市场竞争中必定无法生存的企业,市场运行规律下的淘汰也是正确的选择。
 
最后,笔者想强调,股票质押仅是A股市场风险的一个方面,像国内生产总值、通货膨胀率、存贷款利率、机构投资者规模、印花税调整等等也是A股市场的风险来源,但从投资者角度来看,目前最大的风险依旧是来自制度不完善而导致的违规操作风险。可以发现,即使监管部门一直强调加强监管,但违规事件还是屡禁不止,究其原因还是执法成本高以及违法成本低。其实注册制改革一定程度也是为了降低执法成本,提高违法成本。在前些年的牛市行情中,A股市场进入了高杠杆的运营模式,股票质押是高杠杆的成因之一,但不是全部,未来还是要继续走稳杠杆的路,同时规范市场秩序,防止因企业违规行为而导致的多米诺骨牌倾倒现象。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