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应急管理,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终极考验。因此,要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要实现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现代化。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也明确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针对这次疫情应对中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处理急难险重任务能力。
 
健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笔者认为,此次新冠疫情表明,技术也是应急管理体系至关重要的一部分,这会直接决定应急管理的成效。因此,某种角度看,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相关技术发展也至关重要,特别是数字应急技术如云计算、大数据等。
 
重大突发事件是社会环境的极端化,也对技术提出了极端化要求。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国家,十四亿人的需求决定了,我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处于应急响应状态时,往往都具备高并发、高运转的特点。以此疫情为例,不仅医疗资源呈现出极端的高并发、高运转需求,数亿人隔离状态下,其工作与生活也呈现出这种需求特点: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后,数以千万的企业面临如何在线恢复生产问题,数以亿计的居民面临封闭管理状态如何解决生活物资配送问题。
 
因此,应对重大突发应急事件的技术,就必须能够满足高并发、高运转的需求,这意味着,这些技术必须是高容量、高效率的。以支撑疫情期间各方面线上需求的云计算为例,分布式的云计算,可以在突然增长的在线需求面前,迅速解决算力的弹性分配,为数亿人隔离状态下的工作生活给互联网造成的巨大算力需求提供解决方案,阿里云在历年的双11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春节复工第一天,两亿人在钉钉协作办公,同样体现出这一技术要求。
 
很明显,原有的基于线下的突发时间应急模式已经难以应对新时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当疫情等特殊客观原因限制了人们的线下交流和日常见面,大多数的企业经营和社会运转都将受到严重的打击,这一点现在面临巨大财务压力的中小企业感同身受,这给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也是此次疫情给我们提供的教训。
 
可见,推进治理现代化,加大重大应急技术的战略储备,建设基于线上的应急系统至关重要,这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能够抵御更多不确定性因素负面影响的重要保障。但是,应急状态意味着时间紧张、形势紧迫,我们不能总是兵来将挡,因此,应急技术的建设,必须在平日便提前进行技术练兵,这样才能够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做到有备无患,毕竟,未雨绸缪总要好过亡羊补牢。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要重视日常与重大突发事件有相似特点场景的技术演练。日常具备高并发高运转特点的场景,不外乎是春运、双11等。
 
试想,如果此次疫情中,我们的物资储备和配给建立在现代化物流平台上,是否会有更多地医院摆脱物资缺乏的窘境?如果企业万物互联、在线办公、无人工厂建设更为完善,应急系统能够即时上线,是否医疗物资产能会恢复的更快?如果数据平台处理能力更强,传输更为透明迅速,那么是否会更早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如果我们能有更先进的应急技术储备,更完善的应急信息服务平台,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让我们更为欣慰。
 
所以,未来的治理现代化建设,应当对此类数字应急技术还需加强重视,这是社会紧急状态的关键技术备份,更是社会能够气定神闲的应对突发事件,降低事件对社会秩序,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的重要工具,新时代的治理现代化,不仅包含基建水平、结构优化等硬实力,更要包含突发应急技术储备等软实力。
 
黑格尔曾说,历史给人类最大的教训,就是人类从不接受历史的教训。窃以为这是个人的通病,但个人的通病是能够借助社会克服的。加强突发应急技术储备建设,建立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平台,平日抓住机会多进行高并发的实战演练,才能在关键时候成为国家发展和人民财产的保护伞。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