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月19日,最新央行《报告》对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做出指示,要推动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等途径多渠道补充资本,提升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据相关统计,为满足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近年来我国永续债的发行增速明显提升,2019年全国有共计15家银行发行了永续债,目前其规模已达5766亿元。
 
作为一种资本补充工具,永续债因兼具债券与股票的资产特点而受到了各大银行的广为青睐,它的发行与我国信贷规模的增长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近日央行发布的信贷社融数据显示,今年1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3.3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109亿元,创出历史新高。而就目前情况来看,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有关资管新规也发生了相应变化,银行对于各企业的信贷支持规模还会持续不断地增加。但事实上,当前我国的信贷增量已经处于“天量”水平,银行近来所面临的资本补充压力也在持续加大。因此,一味地加大银行信贷力度支持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市场问题,相反,加快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速度,从根本上减少企业对银行的过分信贷依赖才是未来正确的努力方向。
 
从银行资本的形成方式来看,其内部的留存利润是满足补充资本需求的最主要来源,这种内源式的“输血”形式也是各银行发展能力的一大体现。而面对超出市场预期的庞大信贷增量,留存的利润并不能满足资本补充的需求,往往需要诸如永续债等多种外源性的资本补充渠道的扩展,以此来加大对银行信贷投放力度的保障。但我们应当明确的是,信贷增量不能无限上升,银行的金融支持力度更不能进行无限放大,因此必须要考虑到资本补充渠道是否能跟上信贷投放的规模与速度,从而能否维持资本市场的稳定。
 
有关预计称,按照现行发展态势,假定2020年新增信贷16万亿元,则相应地需要补充的资本约为1.5万亿元。从内源式资本补充需求来看,2019年银行利润大约2万亿,其中的绝大部分将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而从外源性资本补充需求进行考虑,目前银行永续债的发行规模已达到5766亿元,的确缓解了新增信贷引起的部分资本补充需求压力。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现如今银行一方面面临着单一资本补充渠道的束缚,另一方面还要继续保持对企业的信贷投放支持力度,资本补充的压力骤增使得信贷增量已临近天花板。
 
而就企业融资的角度而言,银行信贷带来了相对较高的监管成本,并且这样的间接融资方式受到有关政策的影响也会更大。如果企业过分依赖银行信贷的支持,而不去寻求自身资本融资结构的优化,那么这势必会影响其有效的抗风险能力。在一些特殊的市场风险来临之际,间接融资比例畸重的企业由于过度依赖银行信贷,其依靠其它企业或个人获取融资周转而安全渡过困难时期的能力显然更弱。这样一来容易造成企业发展中的畸形,甚至成为对市场的一种威胁,长此以往将会不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
 
但显而易见的是,我国上一月份的信贷增量与往年相比出现了较大比例的增幅,而受到疫情等因素的影响,未来一段时间的信贷规模仍然有上升趋势。虽然目前银行也通过永续债、优先股、定增等方式来积极防止资本充足水平的下降,但对于一些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而言,其资本补充的渠道毕竟是单一、有限的,事实上目前确实存在着较大的资本缺口。那么这也就进一步证明,仅仅依靠信贷增量并不足以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问题,它或许只是对于资本市场的“亡羊补牢”之策,只有全力促进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提速,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企业对于银行的信贷依赖,提高企业的抵御能力。
 
信贷支持是为经济实体提供金融支持的一个重要方式,也符合近年来加大对各类企业金融支持力度的号召和呼吁。笔者认为,近阶段的数据表明,囿于资本补充渠道的限制,信贷增量所带来的资本需求压力持续加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亟待提速。从长远发展来看,也只有以优化融资结构为基础,减少企业对于银行信贷的重度依赖,才能从根本上维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