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近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证监会等23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简称《实施意见》),文件以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六大方面为着力点,涉及消费链条的上下游以及供给侧和需求端,就促进消费扩容提振提出有效的实质性指导意见。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传统三驾马车之一,一直以来都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起着重要的拉动作用。根据官方数据,2019年,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9.0%,其中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为57.8%,比资本形成总额高26.6个百分点,消费在国民经济增长中占据绝对地位。与此同时,随着近年来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外部需求频繁波动,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在减弱,因此,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成为了当前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

近期受疫情影响,我国的消费需求受到较大的短期冲击,各类生活场景受限使得不少居民放弃或推迟了原本的消费计划,短期经济面临消费不足的局面。如今各省市复工复产正有序进行,产能也逐渐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但能否将这些产能消化掉,变成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还需要消费这个关键环节,因此此时政府有必要就促进消费向市场传递预期,既有利于稳定短期内的经济增长,也有利于促进长期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对比国家之前发布的一系列促进消费的文件,此次的《实施意见》是在之前政策落实的基础上提出的,吸收和借鉴了先前促消费的工作经验,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方向,如首次提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结合当前新型消费发展中的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为促进消费提质升级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另外,此次的发文更注重全面性和协同性,实际上政府去年曾就促进“互联网+社会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给和消费等方面提出过专项指导建议,但像此次联合众部门、涉及消费各个环节的促进意见发布还是首次,表明了今后一段时间政府对促进消费提质扩容的决心,各部门将加大力度、精准施策,重点帮助居民释放因疫情被冻结和限制的消费潜力。
其中,“智能+”消费生态体系在《实施意见》中占据了重要篇幅,这是因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的建设是消费提质升级的必要途径,该体系融合了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绿色智能产品、“互联网+社会服务”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模式等各式各样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以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改变人们的生活。融合了智能元素的消费生态体系既有利于促进消费提质升级,也是新一轮扩大消费的重要引擎,在科技力量的加持下,该生态体系更贴合人们的实际消费需求,也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可否认,当前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已成为人们消费的潮流,如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虚拟现实、超高清视频等新型信息产品,在线课程教育、虚拟养老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消费等新型智能服务,都在悄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实际上,“智能+”消费生态体系的建设篇章才刚刚开始,我国绿色、智能、高效产品的市场占比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少企业表示今后将把智能化作为未来主打产品的标签,因此,完善该领域的体系建设有助于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
当然,若想真正提高居民的持久消费能力,仅通过革新市场供给环节和消费环节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还是不够的,还需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毕竟增加居民收入才是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前提保障。为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政府应通过以下几个直接和间接渠道发力:一是提高居民工资性收入,如降低企业税费和个人所得税,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二是稳定资本市场收入预期,丰富债券和基金等理财产品种类,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原则保障中小投资者利益,完善分红激励制度,提高居民投资收益;三是补齐民生短板,特别是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几个重点方面,政府要提高相关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保障能力,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