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生产生活的节奏,使我国经济生产停摆月余,给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冲击,而我国目前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目标交汇的历史节点。正如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中所强调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要变压力为动力、善于化危为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强化“六稳”举措,加大政策调节力度,把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充分释放出来,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还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我们既要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为“十四五”发展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好基础。尽管疫情这只“黑天鹅”不可避免得会给我们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带来一定难度,但我们同样应该认识到此次经济受到的短暂冲击不会阻碍战略目标的按期实现,更不会打乱改革发展大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明新冠肺炎疫情虽然会对经济活动造成负面影响,但终究是一次性冲击,对供给侧来说不会产生长期影响,疫情在需求方面造成的损失也能较快得到恢复,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总体上不会延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为顺利达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我们要争取的是将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控制在第一季度,防止传递到后三个季度以至对全年造成影响。我们要深刻认识到遏制疫情蔓延势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系到经济社会大局稳定,疫情越早得到控制,经济社会越早恢复正常运转才能为我们实现战略目标争取时间。在此基础上应该密切监测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的暂时性冲击和影响,加强经济运行调度,统筹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复杂困难局面。
 
要缩短暂时性经济困难的持续时间,当务之急是要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节奏。有媒体估计在一季度GDP增速为3%的乐观预期下,后三个季度的平均GDP增速需要在6.3%以上,而复工复产能缓解较大一部分的增长压力。当前受地理阻隔和交通管控的影响,复工节奏依旧偏慢,尤其是武汉九省通衢这一特殊的交通枢纽地位,湖北全省的交通封闭也给周边省市的复工增加了难度。而产业链环环相扣,各行业、各地区复工节奏不一致会使得上下游企业难以实现产销对接。所以我们希望疫情能够尽快到达拐点,在此之前先落实差异化复工节奏,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效、安全地促进劳动力到岗。
 
除此之外此次疫情给经济运行带来的暂时性冲击还体现在旅游、餐饮、交通运输以及房地产等服务消费业遭到了重创。随着疫情的深层次影响逐渐凸显,可能会造成不少中小微企业资金链断裂和债务违约,进而使失业率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政策上应该做好前瞻性准备,除创造就业机会以外,也要对失业人群给予失业保障。而对于规模较小、资金有限、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微企业而言,财政政策上应尽快出台针对中小微企业的减税降费政策,并且对就业贡献大、暂时遇到困难的中小微经营者,财政应拿出专项资金进行补贴,并适当给予租金减免。此外为“精准施策”紧急救助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还应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专项低息贷款,降低信贷成本。
 
为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还有一个有效措施就是开启“新一轮基建”。此次疫情防控当中暴露出我国在民生领域,比如公共卫生建设方面,与需求相比存在较大缺口。并且在疫情倒逼之下孕育出的对新型基建的巨大需求以及基础教育、养老设施等等都是民生领域亟需加大投入的方向,这些短板和弱项都是投资的潜力所在、发展的空间所在。加大民生领域的基建投资可以在短期内刺激有效需求,对冲疫情带来的暂时经济困难,长期则有助于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推动改革创新,增进民生福祉。
 
疫情尽管给我国带来了阶段性、暂时性的不利影响,但我国经济稳重向好、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会延迟。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低估疫情的影响,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我们要准确分析和把握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冲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化解。通过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与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相结合,推动经济社会早日恢复正常运转,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双胜利。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05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