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天能打3000通,机器对话省人工”“支持24种方言识别,私人定制”,骚扰电话久治难愈,本就是困扰全社会的行业顽疾,如今搭上人工智能高科技“快车”,升级版的AI骚扰电话更是让人防不胜防。
 
早在去年的315晚会上,就曾曝光AI骚扰电话和其背后的个人信息黑色产业链。有了AI等数字技术的加持,一直以来被称为数字时代“牛皮癣”的骚扰电话变得更加让人头疼。有骚扰电话公司可以保证一年拨打了40亿个骚扰电话,每一个AI骚扰电话机器人的购置成本仅需1000多元,但却可以每日拨号超过3000次,永不停歇。
 
实际上,面临Al骚扰现象的不止我们国家。数据显示,2019年,美国境内民众接到机器人骚扰电话总数超过500亿个。
 
数字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而不是更烦心。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初衷是为了让技术更懂人心,更容易发现用户的需求,从而调整供给,提高市场效率,而并不是让给一些别有用心的企业有对付用户的武器。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让用户在不自觉中信息就被收集,在数字空间“坦诚相见”,这为数据要素的流动和应用创造了条件。数据要素是数据时代发展的基础,而用户信息的开放则是数据要素的根本来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都需要数据要素的共享才能发挥作用。
 
然而,用户对信息或主动或被动的公开,绝不代表其隐私权益就可以被侵害。可以说,是用户的数据信息才促成了现在数字时代的发展,用户应当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红利,而不是成为技术的受害者。在数据时代,个人的信息尊严同样至关重要,个体对于用户信息的使用应当充分尊重用户个人的意愿。
 
数字时代,谁能为用户的“坦诚”守门?
 
首先,完善数据保护制度,要让数据使用者为数据安全负责。
 
从目前来看,个人信息的泄露往往不是技术性的,而是人为的。而制度可以对个人的行为起到至关重要的约束作用。这一点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参议院去年通过的一些新法案,比如《机器人电话滥用犯罪执法威慑》法案的做法,设置很高的罚款和强硬的执法手段,让这些不法分子投鼠忌器,显著提升违法成本。
 
其次,用数字技术来对抗数字技术。
 
提高监管技术水平。完善的制度必须需要高效的监管来保障执行。数字时代的骚扰电话和其他侵害个人信息的行为更加难以识别,所以有关部门也需要加快数字化转型进程,借助数字化手段提高执法水平,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市场化的力量,加强政企合作,探索骚扰电话防范新市场,鼓励企业加强相关领域研发,集聚社会资源来协同治理数字时代的违规行为。
 
最后,要保障用户对个人数据信息的所有权,健全相关维权渠道。
 
没有保障的权利只能是空谈,正是因为用户数据的重要性,才更应该加强对于用户数据所有权的保护,充分尊重用户的个人尊严。比如可以探索数字经济的新形态,设立数据黑盒向用户和企业提供接口,用户可以随时查看个人数据的被取阅情况,并且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关闭个人数据接口,充分保障个人对于自身数据信息的所有权。而且,包括消费者协会等组织也应当对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给予足够的重视,帮助群众在权益受到侵害时通过合法的渠道维护权益。
 
在数字时代,用户的“坦诚”绝不应成为其权益受侵害的理由,所以,要利用制度、技术和权益保护三方面的力量为这种“坦诚”守门。个人信息保护不应以阻碍产业发展为代价,但缺少用户权益保护的行业也无法长远发展。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05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