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由成都市政府、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联合主办的“绿色出行·低碳一夏”成都数字人民币公共交通试点测试活动于7月3日正式开启报名,面向成都市民发放总金额为1200万元的数字人民币绿色出行礼包,礼包数量共计10万份,中签市民可获得“地铁+单车”或“公交+单车”优惠权益。
成都本轮数字人民币试点是面向线下公共场景,主要试点数字人民币在出行场景方面的运用,本次试点和过去不同在于,其不是直接通过数字人民币发放来促进应用,而是以优惠券礼包的方式,来带动用户接入到试点场景当中,并将数字人民币对接公共交通各个重置端口,实现线下支付场景的对接。本轮试点中数字人民币也和智能合约相互融合,探索了全新的支付方式。
除了交通、地铁公共交通场景,未来成都还将探索扫描停车收费二维码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停车费用的场景,为智慧城市交通出行添砖加瓦。同时,为了拓展人民币场景覆盖,四川省不仅落地了“彭州雨润农产品交易中心”、“锦欣智慧康养”和“复兴壹号”等典型场景,还拓展太古里、IFS、佛罗伦萨小镇等热门商圈,落地场景共计4万余个,涉及助农、旅游、养老、交通、民生、政务、商圈等重点领域。
数字人民币逐渐从单一的购物场景,向多元的嵌入式金融场景开始延伸,并逐步从线下,走向线上线下的各种支付场景,通过场景嵌入的方式,将功能接入到现象多元场景的支付终端之上,将数字人民币和其他支付方式进行聚合,为未来场景使用奠定基础。
事实上,不论是交通场景、政务场景或者是民生场景,数字人民币的本质仍旧是支付职能,数字人民币未来不仅可以拓展跨区域支付,互联网电商支付等支付场景,最好是整合出嵌入程度高的、简易的“聚合支付”模式,数字人民币最终还是要嵌入到现有的支付系统当中。
目前跨境支付主要是通过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其弊端在于支付费用高,结算周期长,数字人民币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降低跨境支付的费用,减少结算的周期,更重要的作用在于可以推动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
目前,数字互联网正在重塑世界经济和产业格局,数字经济的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成为各国竞争的重点。数字人民币在各个场景的应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数字经济的发展也需要数字人民币作为重要载体,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成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桥梁纽带。
作为新型的支付甚至是融资工具,数字人民币在支付体系的应用有利于金融服务形态的革新,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精确的产品和服务,货币供给对于公众需求也更加具有针对性,进一步完善国内支付市场和金融行业,为经济发展“降本增效”。
需要注意的是,数字人民币作为数字化应用,仍旧需要依托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更需要海量的数据资源的支撑,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向政务、制造、交易等领域的延伸,意味着形成政府、企业与个体之间数据的大融通大循环,有利于实现对产业链的全程追踪,实现产融对接,对于生产要素等生产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个人,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字人民币基础设施建设中,实现私人和公共部门共建数字货币,企业加快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依托产业链打造产业的全应用场景,与银行搭建的数组货币平台对接,并促进数字人民币在生产生活工作中的应用,对于平台搭建数据共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推动数字人民币金融生态系统的建设,构建真正意义上数字经济大循环。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