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1月24日,成都召开隆重的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共有1.1万多名民营企业家、党政领导干部和各方面代表人士参加,共商民营经济发展大计。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作为与会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在会议上作出了讲话,他再次强调了要学习和贯彻关于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同时肯定了成都民营经济过去的发展、分析了当前民营经济的发展形势,表示在未来要为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全力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成都的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1978-2017年,成都民营经济增加值从1.24亿元增加到6746.4亿元,贡献了全市48.6%的GDP、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不仅如此,全市98%的新增市场主体、70%的科技创新来自民营经济。
 
这些数据都彰显了成都民营经济内含的巨大能量。正可谓,民营经济强则成都强,民营企业好则成都好。可以说,没有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就不可能有蓉城大地的历史巨变,没有民营经济的勃勃生机,就不可能有成都发展的崭新局面。
 
古诗有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天的成都市民营经济能有“清如许”,当然是历届成都市历届党委政府不断地引入“源头活水”。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不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而是制度供给。因此,笔者认为,成都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主要是有一系列惠企、利企、便企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作为支撑。
 
“惠企”方面主要是体现政策上真金白银的支持。民营企业之所以难办,融资难题和税赋压力是很重要的原因,在现阶段已经明确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就需要各项政策的制定和落实,优惠的税收政策、高效的融资渠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如此,才能令民营企业轻装上阵。
 
基于大量调研,成都准备从降低民营企业运营成本、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创造、支持民营企业做优做强、鼓励民营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加强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保护、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等方面出台25条措施。这些措施都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持民企发展。其中包括设立民营小微企业“应急周转基金”、上市公司纾困帮扶基金、新经济发展基金等4只百亿基金。这是值得成都民企及民营企业家期待的。
 
“利企”主要是体现在营商等外部环境的优化。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强调,要营造新环境,努力建设优商重商亲商的标杆城市。“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是一个最新的现代经济学理念,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营商环境也是一种资源要素,并且相当稀缺、不可替代。因为“营商环境”是一系列社会制度构成的,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几乎全部涉及到制度性交易成本,社会、法律、政治等要素是制度性交易成本这并不难理解。
 
创造一流营商环境已经是成都市的“头号工程”。成都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与国际接轨、具有成都特色的营商环境指标评价体系。相信随着这项“头号工程”的实施必将激发成都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种经济主体的蓬勃发展。
 
“便企”应有之义就是简化、减少甚至消除设置在民营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现有障碍。也许这些事情相比起政策的支持和环境的改变并称不上是一件大事,但若是能够也能借着此次鼓励、支持民企发展的东风而作出改变,民营企业能因此拥有更高的效率,并因此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成都试点推行新设商事主体“容缺登记”,建设项目“容缺补齐”制度。全面推进“仅跑一次”改革,公布企业“领跑路”和“仅跑一次”的事项和办理指南。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5%以上,争取让企业“一次都不跑”,这些“便企”的举措必将使得成都的民营企业更具市场竞争力。
 
民营经济强则成都强,民营企业好则成都好。窃以为,民营经济是一个个民营企业的集合,无论是大中型民企还是小微民企,我们都要在“惠企、利企、便企”等利于民企生存发展壮大的各个环节上,下一番“绣花”功夫,这才是民企的真正“源头活水”,自然便有成都民营经济的“清如许”。
 
(作者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