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2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京举办新闻发布会。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介绍了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和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有关情况。刘国强表示,综合用好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中期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择机实施2019年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释放长期流动性。
 
初步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央行已经对市场、对金融机构实施了至少10次以上的操作,包括CBS、MLF,再贷款、LPR,包括即将实施的定向降准等等,核心作用都是释放流动性,对市场信心和流动性等产生重要作用。整体来看,央行的货币政策坚持灵活适度的总基调,切实解决了部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与此同时,1月份信贷和社融数据远超市场预期。央行公布数据显示,1月份新增人民币贷款3.34万亿元,余额增速12.1%;新增社融5.07万亿元,存量增速10.7%,均高于市场预期,这主要是因为各银行年初信贷投放的积极性较高,且疫情大规模爆发的时间点在春节假期附近,春节前银行的当月信贷投放工作已基本完成,此外地方专项债发力对社融规模起到有力支撑。总体来看,1月份的信贷和社融数据受疫情影响不大,但2月份的金融数据或将承压,但考虑到央行频繁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为市场注入流动性,或将对冲部分消极影响。
 
可以发现,频繁使用工具的同时,信贷和社融不断破纪录,但是对经济提振的直接效果暂时未得到明显体现,一些中小企业仍然在现金流断裂的边缘挣扎,因此有声音质疑政策工具的边际效应在减弱,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够通畅。实际上,央行此轮的货币政策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因此多采用更加精准的结构性政策,如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5个基点;允许符合规定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后申请再贷款,在不明显增加流动性总量的前提下,保障流动性的精准滴灌,引导资金流向更紧缺的地方。
 
此前央行在2019年四季度的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就提到,现阶段货币政策的目标转变为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科学把握货币政策总量的度,还要运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实现精准滴灌,同时深化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因此,除了疫情前期央行实施了超预期公开市场操作,以及按期调整MLF和LPR这几项总量型货币政策,现阶段的政策更注重结构性调整,这是因为不同市场主体对流动性的需求是不同的,如果只是简单的根据泰勒规则判断货币政策路径,在经济下行时仅采取普遍降准降息的策略,政策的实施效果将因经济主体而异,实际效果或将不及预期。
 
以企业产权性质异质性为例,中小微民营企业较大型国有企业有着天然劣势,特别是在疫情冲击之下资金状况恶化、信用风险提高,银行信贷意愿收紧,若采取总量型货币政策,银行将更愿意将资金提供给风险更低的企业,中小微民营企业纾困程度有限;但如果采取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定向提高信贷规模,降低信贷成本,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得到缓解。
 
实际上,我国今后一段时间的货币政策都将保持稳健的基调,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贯穿到宏观调控全局之中。一方面是因为结构性政策的实施更为灵活,外部时滞较短,政策效果更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客观存在的问题,比如虽然我国当前的宏观杠杆率增速较缓和,但宏观杠杆率仍较高;近期消费指数均处于高位,经济依然存在较大的通胀压力;而且大水漫灌还会加大汇率贬值压力和房地产价格大幅上涨压力,种种因素都限制了货币政策大幅宽松的空间。
 
当然,在创新和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的同时,还要注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强化市场化利率的形成、传导和调控机制,重视和加强政策效果的实现,做好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工作。
话题:



0

推荐

盘和林

盘和林

761篇文章 134天前更新

现为国内青年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新京报、南方都市报、国际金融报、澎湃、新浪意见领袖等专栏作家、特约评论员。腾讯证券研究院、网易研究局特约专家。 曾出版《从需求到供给侧改革》、《企业服务创新及其绩效研究》、《地方旅游产业发展研究--以广西崇左市为例》等专著。评论文集《微言论见》。

文章